溶氣氣浮機工作原理:
污水中的污染物分為溶解性有機物和非溶解性物質(即SS),溶解性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非溶液解性物質,污水處理的方法之一就是加入混凝劑和絮凝劑使大部分溶解性有機物轉達化為非溶解性物質,再將全部或大部分非溶液解性物質(即SS)去除以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而去除SS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氣浮的方法。 經加藥反應后的污水進入氣浮的混合區,與釋放后的溶氣水混合接觸,使絮凝體粘附在細微氣泡上,然后進入氣浮區。絮凝體在氣浮力的作用下浮向水面形成浮渣,下層的清水經集水器流至清水池后,一部分回流作溶氣使用,剩余清水通過溢流口流出。氣浮池水面上的浮渣積聚到一定厚度以后,由刮沫機刮入氣浮機污泥池后排出。
設備啟動前的準備工作:
1、清除池中所有的雜物,以免引起堵塞。
2、對水泵空壓機及各個傳動部位應檢查是否靈活,并按規定加好潤滑油,如有異常應給予排除。
3、接通電源啟動水泵,檢查其轉向是否正確,如反轉,將其中的兩根電線調換相位即可。
4、在手動位置啟動空壓機,檢查其運行是否正常,發現異常應及時排除。
5、開啟刮沫機,觀察方向是否正確。
設備日常維護及保養:
1、設備運行過程中應經常注意運行是否正常,發現問題應及時停機檢查。
2、對溶氣泵,空壓機的各傳動部位應需定期加油,一般水泵一個月加一次潤滑油,空壓機兩月加一次油,檢查是否靈活,具體按該產品的使用說明書進行維護及保養。
3、適時對刮渣機進行保養。
4、水泵停用應將泵內水排空,冬季更應注意防凍。
5、空壓機前端的油水分離器運行2~3個月,應適當方水。
6、需要經常觀察池面情況,如發現接觸區浮渣面不平,局部冒出大氣泡,很可能是由于釋放器堵塞,如發現分離區浮渣面不平,池面常有大氣泡鼓出或破裂,則表明氣泡與絮體黏附不好,需要調整加藥量或改變混凝劑的種類。
7、根據反應池的絮體、氣浮池分離區的浮渣及出水水質等變化情況,及時調整混凝劑的投加量,同時要經常檢查加藥管的運行情況,防止堵塞(尤其在冬季)。
8、冬季水溫過低時,絮凝效果差,除增加投藥量外,有時還需增加回流水量或溶氣壓力,以增加微氣泡數量及絮粒的粘附,以彌補因水流粘度的增加而降低帶氣絮粒的上浮性能,保證出水水質。
做好日常運行記錄,包括處理水量、投藥量、溶氣罐壓力、水溫、耗電量、進出水水質、刮渣周期、泥渣含水率等。